赫聯聚興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 卑多敏 攝
正夏機械設備制造項目建設現場 卑多敏 攝
七月的通州,驕陽勝火,但比天氣更火熱的,是這片土地上涌動的建設熱潮。
走進各地的項目建設現場,處處活力迸發:南通高新區總投資1億美元的YKK AP高端門窗系統制造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十總鎮的正夏機械設備制造項目1號廠房正在建設屋面結構;興仁鎮的宏德年產3萬噸高端裝備關鍵件精密機械加工項目主體廠房已竣工,目前正在試生產中;二甲鎮的香派高端休閑零食生產項目六月底“五證齊發”,現已正式開工建設……
今年,通州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將14個板塊劃分為“1+4”五大片區,五大片區破除壁壘,攥指成拳,通過8場高頻招商活動,實現了全域聯動、資源共享的招商新格局。“131個簽約項目、總投資近230億元”——通州上半年“招商攻堅百日行動”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從招商一線的捷報頻傳到項目工地的“建設狂飆”,通州正以破竹之勢沖刺“雙過半”。
精準補鏈強鏈 助力產業鏈能級躍升
南通高新區的制局半導體封裝模組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
總投資10.5億元的制局半導體封裝模組項目主要為客戶提供Chiplet模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克服大芯片設計、成本的限制。
制局半導體為何選擇在通州布局?答案藏在園區的“鏈式思維”里——作為通州區重點打造的8條優勢產業鏈之一,南通高新區圍繞半導體產業開展“補鏈強鏈”精準招商已有多年。園區已匯聚了一批重量級“鏈主”企業,其中就包括國內領先的半導體干式真空泵制造商中科儀,擁有世界前三的ATE 0.26mm Pitch測試載板技術的圓周率,全國第一家AMB覆銅陶瓷基板全流程生產廠商威斯派爾等。“目前南通高新區已在半導體領域構建起成熟的產業生態,但高端封裝測試能力的缺失,導致產業鏈協同效率受限。該項目的順利開工恰恰可填補園區產業鏈中高端封裝測試領域的短板。”南通高新區招商服務中心副主任季清華介紹。
未來,制局半導體將與通州半導體產業鏈形成深度“相依相生”的發展格局。制局半導體(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偉表示,企業將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依托AI技術打造智能制造標桿產線,通過Chiplet模組的優異性能與集成化能力,為國家集成電路領域發展作出貢獻。
家紡是通州最具辨識度的產業名片,高端家紡則是我區重點打造的8條產業鏈之一。落戶川姜鎮的“一帶一路”遠川(南通)中非家紡產能示范園項目是該鎮“鏈接產業鏈上下游、打通國內外雙循環”的重要布局。
長期以來,川姜鎮憑借家紡加工與貿易的先發優勢,成為國內家紡產業的核心產銷區,但仍然存在傳統織造到智能制造的轉型未完成、部分企業始終停留在平臺電商的老思路等問題。“發展質態如何‘低轉高’、產業層次如何‘大轉強’”成為川姜鎮黨委政府主要研究的課題。
在得知中國遠東集團有投資意向后,川姜鎮第一時間與集團開展接觸,總投資1.18億美元的“一帶一路”遠川(南通)中非家紡產能示范園項目順利落戶川姜鎮。
項目擬規劃產能合作國際服務窗口暨產能示范常設展館,家紡產能合作產品研發展示區,家紡生產基地,人才公寓樓,中亞、非洲風情文旅中心等五大區域。
“目前樁機已進場開始試樁施工。”川姜鎮企業服務干事花亞楠介紹,遠川(南通)中非家紡產能示范園項目是一個產業上下游鏈接的紐帶型項目,建成后,將推動中亞及非洲產能合作,提升中亞及非洲貿易水平,每年將舉辦一次“一帶一路經貿洽談會”,建立中亞及非洲貿易長期合作機制,實現國際國內貿易雙循環,也將帶動川姜家紡功能定位進一步升級。
除此以外,華為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瑞谷科技、漢和智能儲能等一批含“精”量高的項目相繼落戶,通州產業鏈能級在精準靶向下加速躍升。
項目建設火熱 筑巢引鳳打造平臺載體
位于金沙主城區核心地段的赫聯聚興產業園正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2024年3月開工的一期項目,2025年8月8棟廠房即將交付,項目去化率近40%;二期建設同步提速,預計10月竣工。“我們同步推進管網、道路、跨河電力工程,一期已進入收尾階段,二期轉入精裝,后續將完善管道鋪設和園林綠化,確保高品質交付。”產業園招商總監阮琴介紹,該園以“研發-中試-生產”一體化為定位,將成為都市型產業集聚的新地標。
在纖意坊創意產業園二期現場,22棟建筑已全部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該項目由江蘇金太陽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建設大家紡小家居專業展館、家紡家居研發與創意設計中心、行業公共配套及人才配套空間等。“項目建成后,將為南通家紡產業升級發展提供平臺載體支撐。”產業園策劃部經理楊銳介紹,他們一邊緊盯項目建設進展,一邊派出精銳招商隊伍外出考察招商,“我們已經去往云貴兩省的主要家紡批發市場進行了實地考察招商,目前有幾家已經初步有了入駐意向。”
“我們始終堅持‘一切盯著大項目干,一切圍著大項目轉’,聚焦省、市重大項目,產業項目和科技含量高的新增長點項目,以‘慢不得’的緊迫感提速項目建設。”區重點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馬燕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區列入省級重大項目7個,其中實施項目5個,截至目前,實施項目已開工4個,開工率80%;入圍市重大項目共計53個,其中實施項目41個,截至目前,31個新列項目已開工30個,開工率達96.8%。
全生命周期服務 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項目高效落地、快速推進的背后,是“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的強力支持。今年以來,區項目辦不斷深化“三天一巡、每周一報”“周例會、月觀摩、家家到”等推進機制,高頻次、高效率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痛點、堵點問題,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南通蘇通分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自2010年落戶東社鎮以來,始終穩健發展。2024年,企業有意規劃新建蘇通科技化工反應及分離設備成套裝備項目,但由于東社鎮土地資源受限,項目推進一度遇阻。在招商信息交流“雙周例會”上,東社鎮分管領導上報了這一難題,在鎮區兩級的調度下,最終新項目在南通高新區落戶。
“落戶后,南通高新區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包括‘拿地即開工’等工程手續全程幫辦代辦,項目才能快速推進。”企業副總經理楊偉東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結構廠房正加緊建設,預計今年8月封頂,明年一季度全面投產。
7月3日,位于興東街道的寶雪項目正式開工,而就在前期總平圖送審過程中,項目推進還受到了小小的梗阻。
原來,在前期總平圖送審過程中,通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現圖紙中主體建筑下存在電纜,經實地考察發現地塊紅線內西北側確有一小段電纜線,無法確定是否會對后續施工產生影響。區項目辦在例行“三天一巡”過程中得知此情況后,為了保證不耽誤項目進展,立即組織并推進相關工作,“我們第一時間就打電話聯系了興東街道、區供電公司進行對接,隨即組織相關部門到現場勘察。”區項目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后經供電部門研究論證,確認了相關電纜線不影響施工,就立即通知審批部門和企業抓緊時間推進審圖。
制局半導體項目從首次來訪到簽約落地僅用時50天,YKK AP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僅8個月,安費諾、深南電路等行業龍頭企業陸續在通追加投資建設三期、四期……?“萬事好通”的營商環境成為通州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
百日攻堅的硝煙未散,“夏季攻勢”的沖鋒號已然吹響。通州正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打破壁壘中匯聚合力,在精準招商中鍛長板補短板,在服務護航下全速沖刺,為決勝“雙過半”交出高質量的通州答卷。
通訊員施偉辦 瞿鎮輔
記 者李舒舒 徐靜怡
